發(fā)布時間:2020/6/30 8:58:07 瀏覽次數(shù):1893次 文章來源:荔枝眼斑芫菁
荔枝眼斑芫菁屬鞘翅目芫菁科。別名黃黑花芫菁、黃黑小芫菁、眼斑小芫菁。該蟲分布在河北、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湖北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。主要寄生于豆類、瓜類、花生、辣椒、番茄、馬鈴薯、蘋果等。
【荔枝眼斑芫菁形態(tài)特征】:
體長15~20mm,寬4~7mm。頭、體軀和足黑色,被黑毛;鞘翅黑,呈現(xiàn)3條黃色橫帶紋,黑色部分被黑色細短毛,黃帶上被淡色細短毛間有稀疏的黑豎毛。頭密布小刻點,額中央有一條光滑縱紋,此紋的中部常擴展成1個小光斑。觸角11節(jié),由基部節(jié)向末端節(jié)逐漸變粗,呈棒狀。前胸長大于寬,兩側平行,前端束狹,背板密布細刻點,有顯著的縱縫,后緣中間之前有1個三角形凹洼。鞘翅基部有一個圓形的相對如眼睛狀的黃斑,在肩胛外側還有1個小黃斑。腹部末端節(jié)后緣平直。雄蟲腹部末端節(jié)后緣向前凹,呈弧圓形。該蟲體外形、體色和蘋斑芫菁相似。
【荔枝眼斑芫菁生活習性】:
在安徽、江蘇、四川等省年生1代,以卵越冬。翌年4月下旬~5月下旬陸續(xù)孵化。為害大豆葉片,幼蟲期29~58天。幼蟲共5齡;1齡行動敏捷,爬行力強,覓到蝗蟲卵塊后就不再爬行,發(fā)育到5齡蟲才掘穴入土定居,一直到羽化。該蟲是復變態(tài)昆蟲,成蟲取食后多群集在禾本科植物或雜草頂端或葉背面,該蟲多分布在海拔600~700m丘陵及平原地區(qū)。卵需經(jīng)263~275天才孵化,幼蟲多潛入田邊、地角荒埂的薄土層里取食。
【荔枝眼斑芫菁為害癥狀】:
成蟲主要食害葉片和花瓣,將葉片吃成缺刻,僅剩葉脈,亦咬食豆莢,使豆莢殘缺不全,影響產量和質量。幼蟲捕食性。
【荔枝眼斑芫菁防治方法】:
(1)每平方米平均有蟲0.5~1頭以上時,可用網(wǎng)捕成蟲,售給藥材商店。
(2)發(fā)生嚴重地區(qū),收獲后及時耕翻滅蟲。
以上就是關于荔枝眼斑芫菁的危害特征以及防治方法的全部內容了,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!
溫馨提醒:本網(wǎng)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,倡導誠信合作、互惠共贏!為保證您的利益,建議經(jīng)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,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,以免造成損失!
關于1988.TV / 火爆文化 / 招商服務 / 宣傳推廣 / 使用說明 / 企業(yè)合作 / 友情鏈接 / 聯(lián)系我們 / 火爆資質 / 網(wǎng)站地圖 / 農化招聘 / 行業(yè)網(wǎng)址大全 / 熱門產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