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選好種植土地類型
1、大蒜不能重茬種植大蒜不能連續(xù)重茬種植,可以選擇上茬作物是糧食作物、瓜果蔬菜的地塊種植,但一定不能選擇前茬是蔥姜蒜的地塊種植(大蒜主要生產區(qū)建議實行2-3年的輪茬種植方式)。
2、大蒜種植地要肥沃疏松,想種出高產優(yōu)質的好大蒜,就盡量挑選土層深厚、土質肥沃、有機質含量高、土壤疏松通透性好、保水保肥能力強、排灌條件便利的土地種植,土壤類型砂壤土或壤質土為宜,土壤酸堿度以PH值6-8的中性-微酸性為佳。凡是土壤貧瘠、黏重、板結、重沙、酸性或堿性過大的農田,一般都種出高產優(yōu)質的好大蒜。
二、施底肥
關于大蒜的底肥,應當以腐熟農家肥(或商品有機肥)為主,適量搭配氮磷鉀化肥,并適當配施微生物菌肥。
正常情況下,推薦大家參考以下施肥配方:大蒜底肥可以每畝施入充分發(fā)酵腐熟的農家肥3000-5000公斤(或商品有機肥200-300公斤),平衡型硫酸鉀復合肥40-50公斤(或尿素10-15公斤+硫酸鉀15-20公斤+過磷酸鈣30-40公斤),土大廚改土消茬120微生物菌肥20-40公斤,微量元素肥10公斤。底肥所用的肥料在與土壤充分摻混均勻后,結合整地做畦翻施到地下15公分左右深的土壤中即可。
三、水肥管理
1、大蒜播種后的澆水管理
一般來說,大蒜播種后不僅要立即澆一次透水保濕促進發(fā)芽出苗,另外大蒜播種后5-7天還要視情況再澆1次水,等到大蒜全部出齊苗后再適當澆第三遍水,如果大蒜澆水不足會嚴重影響大蒜的正常發(fā)芽出苗。
除此之外,大蒜在入冬前、土壤封凍前還要結合追肥澆足1次越冬水(保溫防凍)。一般來說,大蒜的越冬水只澆灌露地種植的蒜地,而覆膜種植的大蒜一般是不需要澆灌越冬水的,如果覆膜種植的大蒜遇到氣候特別干旱的情況,可以視情況少量澆水增加膜下土壤濕度。
一般來說,大蒜的越冬水,可以選擇在11月下旬時選擇晴天上午澆灌,一般當天澆水后要確保下午時地面水分能夠全部滲透到地下。
2、大蒜出苗后要及時破膜放苗
大蒜播種后一般一周左右就能出苗,對于那些覆膜種植的大蒜來說,大蒜出苗后應當及時破膜放苗,如果放苗時間過晚很容易造成膜下高溫而灼燒幼嫩的蒜苗。一般來說,在大蒜播種后5-7天時,等到膜下的蒜種頂土露處幼嫩新芽或長出真葉后,這個時候就應當及時把幼苗上方的地膜劃破,把幼苗的真葉輕輕的拉出到膜外露出地面(不要弄傷了幼苗),否則就會影響到幼苗順利且健康的生長。
3、大蒜出苗后要視情況追施促苗肥
大蒜在播種后一個月時,如果前期底肥使用不足或者蒜苗遇到生長遲緩葉黃苗瘦的情況,此時可以少量噴施土大廚緩釋氮肥2次,以此通過增加氮肥供應量刺激幼苗加快生長、盡快形成壯苗。如果此時蒜苗長勢正常,則一般無須再進行額外追肥。
四、病蟲害管理
及時清理病葉和感染的植株,使用適當的殺菌劑進行噴灑。定期檢查葉片和莖部,如發(fā)現(xiàn)蚜蟲,可使用有機農藥進行噴灑。使用黃板或燈光誘捕器進行防治,減少對大蒜的危害。
大蒜播種后的封閉除草
大蒜播種后,要及時全田噴打一次除草劑進行土壤封閉控草,除草劑可以選擇乙草胺、惡草靈等土壤封閉除草劑。對于露地播種的大蒜,可以在大蒜播種澆水后2天左右地面稍微干燥時噴打除草劑,而覆膜種植的大蒜則一般需要在地面覆膜后再進行全田噴打除草劑。
五、田間管理
莖葉在生長期一般盆土的表面略干后再進行澆水,避免浸澇而導致腐爛。若要采收蒜薹和蒜頭,則從開始抽薹時起應適當增加澆水量以保持土壤的濕潤,收獲前再控制澆水。
一般每采收1次可追施1次顆粒菌肥。若要采收蒜薹和蒜頭則需要繼續(xù)的正常管理,每1~2周就追施1次顆粒菌肥,注意增加磷鉀肥。
綜上所述,大蒜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是一個系統(tǒng)的過程,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細致的管理和操作。只有掌握了正確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,才能確保大蒜的健康成長和高產豐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