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藥的科學使用可以有效防治病蟲害,保護農田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提高水稻產量和品質。在生產過程中應該遵循以下準則,有效地使用農藥。
1.堅持測報防治病蟲,達到防治用藥及適時防治。
①水稻螟蟲:每畝120塊卵,二卵孵高峰期噴施農藥。②稻縱卷葉螟:百蔸束葉小苞35個時施藥。③稻飛虱:百蔸蟲量1500-2000頭,在若蟲高峰期施藥。④紋枯葉。狠÷蔬_到30%,在水稻分蘗末期時施藥。⑤稻瘟病:田間出現(xiàn)稻瘟病中心病團葉施藥,稻曲。涸谒酒瓶谄谶M行施藥保護。
2.嚴格控高毒、高殘留農藥的使用。
嚴禁使用1605、甲胺磷、呋喃丹、欠效磷、殺蟲脒、擬除蟲菊脂、稻瘟凈等高毒、高殘留農藥在水稻產區(qū)使用。
3.應用高效、低毒、低殘留農藥。
通過試示范,明確了一批高效低毒、低殘留符合無公害農產品農藥使用標準的新農藥,如:強氯精、線菌清種子防治惡苗病;干尖線蟲病、條紋葉枯病、銳勁特、三唑磷、樂斯本等防治水稻螟蟲,卷葉螟、飛虱等。愛苗防治紋枯病、稻曲病。三環(huán)唑、富士一號防治稻瘟病等。
4.優(yōu)化防治策略,開展總體防治。
在抓好病蟲測報和抗性監(jiān)測的同時,積極調整和優(yōu)化藥劑防治技術,實行總體防治策略,強調科學,用藥,交替輪換用藥,以達到一藥多治,病蟲兼治,省工節(jié)本,延緩抗性的目的,抓住水稻主要病蟲害發(fā)生的重要時段,打好病蟲防治總體戰(zhàn),利用秧田面積小,節(jié)省成本,抓好秧田病蟲,水稻本田針對一、二代二化螟,二、三代三化螟,三四代卷葉螟,飛虱、紋枯病、稻瘟病等,組織4-5次病蟲總體戰(zhàn),通過防治,有效控制病蟲害,從而提高水稻的產量和品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