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蛾防治可人工噴藥雙管齊下,多項措施共同開始,我們才能讓作物長的更好。刺蛾種類很多,發(fā)生早、為害嚴重的是黃刺蛾。防治的時機是:幼蟲孵化后先在葉子背面集中啃食葉肉的一段時間。在壽光為7月15日到20日前后,此時蟲體小、不抗藥,集中在一起便于消滅。等半月以后蟲子已長大散開,抗性強就難以防治了。
人工防治:對零星樹木,可在樹下仔細看樹冠各部位的中下部葉片,發(fā)現(xiàn)葉片“透明”呈“網(wǎng)狀天窗”或破損時,即刺蛾幼蟲為害葉所致。選有蟲的或蟲子集中的葉摘下來,埋掉即可?蓹z查2-3次,以免有遺漏。
噴藥防治:應用氯氰菊脂或敵殺死或百樹菊脂3000倍,也可噴用DDV1500倍噴打樹冠。操作時要注意勿使蟲子掉落在身上,以免造成傷害。皮膚受到毒毛傷害時,可擦清涼油或花露水,或其它如肥皂水、堿面水等以求緩解疼痛。
其它如青刺蛾、棕邊刺蛾、褐刺蛾的防治方法與黃刺蛾相同,因其發(fā)生時間略晚,便可參照黃刺蛾的防治方法進行防治。
“藥”不容易噴到的高大樹木,可在樹基部挖坑,暴露出粗大根系,于其上面以“鋼釘”、“鋼筋頭”等打眼,灌入久效磷2倍液防治。此法可用于森木,不要用于果樹和香椿等菜用樹木。
對果樹和菜用樹,應改放赤眼蜂防治。在七月份前后刺蛾產(chǎn)卵初期,每畝地放赤眼蜂三批,一批20萬頭。此法不用藥,無公害,適于較大的范圍。如結(jié)合昆蟲病毒一起放蜂,則稱為“生物導彈”,更具先進性,兼防眾多害蟲,是理想的防治辦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