癥狀 黃瓜靶斑病又稱“黃點子病”,起初為黃色水浸狀斑點,直徑約1毫米左右。發(fā)病中期病斑擴大為圓形或不規(guī)則形,易穿孔,葉正面病斑粗糙不平,病斑整體褐色,中央灰白色、半透明。后期病斑直徑可達10~15毫米,病斑中央有一明顯的眼狀靶心,濕度大時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黑色霉狀物,呈環(huán)狀。 黃瓜靶斑病與性角斑病的區(qū)別: 靶斑病病斑,葉兩面色澤相近,濕度大時上生灰黑色霉狀物;而性角斑病,葉背面有白色菌膿形成的白痕,清晰可辨,兩面均無霉層。
黃瓜靶斑病與霜霉病的區(qū)別: 靶斑病病斑枯死,病健交界處明顯,并且病斑粗糙不平;而霜霉病病斑葉片正面褪綠、發(fā)黃,病健交界處不清晰,病斑很平。 目前黃瓜靶斑病發(fā)生嚴重,普通藥劑很難有效。
主要原因有三:
1、靶斑病是和混合侵染引起的,單獨預防或很難取得很好效果。
2、靶斑病對目前一般性藥劑產(chǎn)生了很強抗藥性。
3、以鏈霉素為代表的性病害藥劑目前抗性嚴重,而對性病害有的銅制劑往往不能混用,且不。防治方法 如發(fā)現(xiàn)病情即使用20%硅唑·咪鮮胺1000-1200倍液均勻噴施于患病處效果突出,或黃斑凈50克一桶葉面均勻噴霧,或者使用黃瓜靶斑凈25克兌15公斤水均勻葉面噴施,靶斑病發(fā)生嚴重地塊建議50克一桶水,間隔5-7天再噴施一次,可起到非常好的防治效果。